“哦,是,我是姚知行的大伯姚進國。請問,您有什么事嗎?”
聽到這次接電話的是家長,廖華健信心恢復許多。他覺得肯定是學生不懂事,才被桃園學校忽悠著沒報二高,而準備上桃園高中部。想必只要他向這些家長說清楚情況,家長肯定都會讓孩子來二高上。
當即廖華健就道:“是這樣的,鑒于姚知行同學...”
等廖華健把之前對林文講過的話說一遍,那邊卻是一陣沉默,過了十幾秒鐘,姚進國才道:“對不起啊廖老師,姚知行就在桃園高中部上,不準備去其他學校了?!?br>
姚進國雖然對二高的條件很心動,但考慮到劉猛對姚知行的再造之恩,仍舊決定支持姚知行的選擇。
這邊廖華健聽姚進國說完就掛斷了電話,不由再次發(fā)愣——尼瑪,這家長也傻了嗎?我都把事情講那么清楚了,居然還要讓孩子上桃園高中部?
老楊、小劉見廖華健再次被拒絕,同樣驚訝無比。要知道,一般都是學生家長來求著廖華健,想上二高;現(xiàn)在廖華健都反過去求別人了,居然一而再的被拒絕。難道是今天太陽升起的方向出錯了?
接著,廖華健干脆按照桃園這36個學生的排名,一個個打了電話過去詢問。
結果雖然不是每一個學生和家長都像林文、姚進國拒絕的這么果斷,卻也沒有一個明確表示肯定會來二高上精英班的。最多是家長表示,等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,再來二高報名。
說得好聽——要是做不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呢?
聽廖華健一遍又一遍地勸說那些學生和家長,老楊和小劉都產(chǎn)生了一種錯覺——似乎他們二高不再是豐城第一、全市前三的高考名校,而成了一個別人不愿意來的鄉(xiāng)鎮(zhèn)高中。
兩人還想,今天的事情說出去,恐怕都沒人會相信。
二高呀,每年進一本線的上千人,進本科線的過三千人,水木、燕京這種頂級學府每年也都有六、七人,這樣的高考名校,竟然求著人家來上,人家還不愿意來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